赚钱 东北的土味儿文化风靡全国起源于赵本山时代,那时候东北电视屏幕上无一例外的都是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电视剧、广告、各种晚会重播、综艺,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一举统治了东三省所有的电视媒体,以及黄河以北的屏幕。人们在日常语言中也把范德彪的“必须滴”当作习惯用语,赵本山后期的宋小宝、赵四也延续了师傅退出江湖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屏霸地位,知道直播时代来临。
在电视媒体没落后,东北电视台陷入经济困境,投拍土味儿电视剧一方面无人投资,一方面已经被看穿了套路,人人喊麦的时代到来了。网络媒体的世界里喊麦成为东北青年代表性职业,各种土味儿的逆转剧情和直播带货、吃播成为天然带搞笑基因的北方语言广阔的舞台,“小摇子”也是对东北直播青年的一个通俗叫法。 辛巴在此基础上,以直播带货的方式最后一次把东北土味文化推上高峰。他的直播不同于李佳琦和薇娅,特点就是一个字儿“狂”,包括对同行的狂傲和对“家人”的“溺爱”,各种出位的语言和直播内外的举动终于令全国各地的观众愤怒,而这些看起来精神狂躁症般的表演无一不带着赵本山小品和电视剧中那些人物的影子,可以说辛巴是从《马大帅》、《乡村爱情故事》里走出来的现实版男主角,那种夸张像极了象牙山里的人物,毫无违和感,充满了戏剧性和穿帮的表演痕迹。今天的辛巴不过是在扮演一个他最熟悉又很生涩的角色,时而演得投入,时而演得用力过猛。
这种夸张和狂躁的形象可以煽动一批下沉市场上聚集的人,他们同样来自烟火弥漫的生活层面,羡慕一夜暴富和暴富后的金钱宣泄与人格膨胀,辛巴正好给了他们幻想中的一切。一声声“家人”让他们找到了存在感和融入体验,而购买辛巴带货的产品是他们与偶像产生连接的唯一途径,知道打假狂人王海由假燕窝掀开了辛巴的真实一面。 辛巴也是受害者,受害于东北土味儿文化中做大哥的光环和癔症,受害于快手平台对业绩的渴望和对主播的放纵,我们看到的辛巴其实是一个具备精神问题的病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想哭就哭,想骂就骂,这不是一个正常公众人物的表现,远远超越了赵本山式亚文化的范围,已经是一种病态。当光环褪去的时候,我们再看东北土味儿文化,已经不是搞笑和好玩的面目,那种盲目的侵略性和随口就有的谎言都让契约精神和尊重一扫而光。 当代东北土味文化,可以就此寿终正寝了,以辛巴为例,这不是民俗而是庸俗,手机上充斥的土味疯狂不再看起来好玩可爱,而是狰狞和凶狠,时代可以接受任何一个土味但必须充满善良的底层精神,但无法容忍任何以狡诈和蛮横为代表的思维去畅行于移动互联网的世界。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