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中贸网 2021-04-14 450 10

流传千古百年:香几

赚钱

  传播艺术,播种幸福。

  国内、外艺术名家|艺术品收藏|文学|音乐|视觉

  

  清康熙铜胎掐丝珐琅高束腰香几

  香几,顾名思义,是焚香用的几。

  家具在古籍中常称“几榻”或“几案”。如《长物志》中是“几榻”,《闲情偶寄》则有“几案”,大体上,凡桌、椅、案、几、杌、榻之类,皆以此类称。

  

  古人因生活较简单,所以都直接桌椅板凳地叫,而从无“家具”之名,当然更没有“家具产业”。

  但古代几的种类却很多。说得上名称的,就有隐几、凭几、琴几、台几、天然几、炕几、花几、茶几以及香几。

  这其中,隐几、琴几、花几和香几,可说是最有文化的。

  

  金漆三足隐几(故宫博物院藏)

  

  黑漆朱绘花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黑漆凭几(安徽马鞍山市三国吴朱然墓出土)

  

  清早期御制鹿角凭几(北京保利2017春拍)

  隐几既是一种几,也指一种姿态。

  最著名者,属《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意思是说,这位南郭子綦先生,靠着几坐着,仰头向天,缓缓呼吸,进入超越对待法的无我状态,好像失去了自己的身体。禅定修行中,有一种“持身法”,此时身体犹如外物,大概便是南郭子綦的状态吧。

  《庄子》中这段话的下文便是南郭子綦和子游之间关于“天籁之音”对话,有同道者,或可往一参。

  

  《金谷园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归去来图》局部(美国檀香山美术学院藏)

  陆游为人也很潇洒。他写过一句好诗,叫:“世事无端自纠纷,放翁隐几对炉熏。”

  人在世间,很多时候,无论庸人自扰、小人戚戚还是丑人作怪,其实都是无法去说的,与其试图“济世救人”,或许效仿陆放翁,或隐几而坐或焚香自处,来得更自在洒脱。

  琴几不用多说,摆古琴用的几,其外型简洁低矮,与古琴最配。

  香几,其上常摆香炉焚香,亭亭玉立之外更有袅袅青烟,仿佛那一处角落,便是对身心的出离,也是仙人赞许的人间清欢。

  

  五代《浣月图》

  

  宋刘松年《唐五学士图》(点击放大找香几)

  

  清姚文瀚《婴戏图》(点击放大找香几)

  香几的身影在中国人生活中无处不在。

  焚香读书、焚香静坐、焚香弹琴、焚香听雨、焚香拜月、焚香祈福,凡此种种,总之香是人心的明月,是幸福吉祥和清静逍遥的信使。

  

  明红漆嵌青花瓷板鏍鈿香几

  香几为了焚香而有,自然有香的气质,其造型便注重观赏性和灵性。

  王世襄说:“香几不论放在室内或室外,总宜四无依傍,居中设置。因此它的形制,适宜用面面观看皆宜的圆形结体,于是圆形便成了香几的常见形式。”

  但我想,香几之所以常见圆形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香炉通常都是圆的,若是圆香炉放在方香几上,总不免有失协调。

  

  黄花梨五足圆香几。王世襄曾要加十倍价钱求陈梦家转让,陈梦家说:"加一百倍也不行。"

  香几通常较高,即便放在榻上的矮香几,看起来必定是“修长型”,这也与焚香有关。

  焚香适宜于高处,这样有岸然和清虚姿态,若是在低矮地方焚香,只跟点蚊香差不多,暴殄天物之余,也少了许多意趣。

  

  北宋宋徽宗《听琴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李嵩《听阮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人”们怎么看香几?

  纪晓岚曾说,为人处世,该说的道理,古人早已说过,也都说透了,为何还需今人著书立说、喋喋不休呢?

  是啊,后人谦卑学习,照着古人教导修养自己就好,何必再有许多啰嗦?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果然圣贤指心之言。

  明清时期也有众多啰嗦的人。他们常称“山人”“道人”“居士”,大概皆自觉可游戏人间,于是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江河山川、书酒香茶,似乎都对自己含情脉脉。

  

  《林亭佳趣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刘贯道《消夏图》(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他们置身其中、放浪形骸,长吁短叹之余悠游笔墨,一片真性情便酣畅淋漓地铺展开来。陈洪绶、陈继儒、屠隆、黄图珌、高濂、张潮、李渔、张岱,大致便都属这一类人物。

  寄情于物是情的实现,胸无半点尘,一片闲情似乎超出人我生死,所以只好是偶寄而已。香几便是这些“高人”们经常偶寄的一具灵物。

  

  《倪瓒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槐荫消夏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香几比较流行于明清时期。陈继儒说:“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

  又说:“半窗一几,远兴闲思,天地何其寥阔也。”眉公自称“山人”,于世事了无挂怀,他经常焚香宴坐,那亭亭玉立的香几一具,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END-

  【国际艺术大观】

  流传千古百年:香几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合作、投稿:i8art@sina.com

  收藏国际ID:shoucanggj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中贸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