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中贸网 2021-04-14 450 10

疫苗已兵临城下,你到底打还是不打?!我劝你还是从了吧

  (以下图文无关)

  一、街道通牒

  您可能最近几天会接到街道女干部的电话,紧接着灵魂三问:

  “你是那谁吗?你打疫苗了吗?你准备哪天打?”

  “啊,这个,啊,是的,我知道……”

  “你知道6类人吧,如果不是6类人,要求都是要打的,我们这两天正好安排各社区接种,你看你哪天?”

  “除非你现在有不适合打疫苗的情况,我可以过几天再联系你,你说明一下原因,我先登记一下”

  二、接种疫苗之战全面打响

  你感受到硝烟了吗?疫苗已兵临城下,信使已来最后通牒,你是打呢,还是打呢,还是打呢?

  怎么会突然变成这种状况?因为疫苗接种进展不理想!

  4月3日全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667.7万剂次,还不到全国人口的10%。不仅距构筑免疫屏障所需的70%存在差距,也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

  现在已从之前的抗疫战争,悄然转变为“打疫苗之战”,也就是要尽快达到70-80%的接种率。

  那将会是种什么感觉?

  就是你在挤地铁、公交车的时候、你出门旅游的时候、你在看你周围同事的时候,10个人有7、8人都是打过疫苗的。那2、3个没打的,就是实在打不了的那6类人。

  三、新冠疫苗接种率低的原因

  为什么疫苗接种率这么低?有的专家给出的理由是:因为国内疫情无恙,民众没有紧迫感;文宏主任一针见血,指出怕打疫苗是人性问题。

  随后,张主任就被推到了热搜……

  “人性问题”四个字,听起来或许有点刺耳,但仔细一想,确实就如张主任所说:

  “很多东西你得不到的时候,会一直非常盼望;当你可以得到,特别是免费时,你突然又觉得,为什么要给我?”

  其实更真实的原因就来自我们周围。

  之前很多医务人员对打疫苗也是有顾虑的,自愿的时候报名的并不多,“这么快的研发周期,副作用没有充分显现”,他们从专业、审慎的角度用脚投票。

  后来,卫健委、医院一看,这样不行啊,你白衣战士都不打,怎么让老百姓打?然后,@#$%&*!,一顿操作,医院职工基本上就全覆盖了。医院还算好办,毕竟我们白衣战士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绝对过硬的队伍,给把枪就能上前线的,社会上的人就不好办了。你开始不说自愿嘛,不想种也合理啊。

  每天新闻里播,阿斯利康疫苗又死了几个人,这能不吓人吗?虽然我们国家接种疫苗还没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架不住老百姓联想啊。这可能又是“外国人少,中国人多系列”了。

  四、怎么打赢70%接种率的战争?

  其实这事说难也难,说不难就不难。按照我们中国的国情,中国特色的解决办法还是很多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文宏主任在抗疫之初提出的,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文宏去年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启动的“伟大工程”示范党课上作了题为《上海抗冠堡垒是怎样打造的》演讲。

  他说,“共产党员先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到行动的,我发现很多单位共产党员都在一线岗位。”他还说:“正因为老百姓都认可这句话,当我说‘摒牢,在家里摒两个礼拜时’,大家才听我的;在做国际疫情交流时,很多人问我如何做大众教育,而大众教育里核心的一点就是人家相信你讲的话,所以我讲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共产党员先上咯!”

  其次,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国有、国资单位的员工,要发挥党员后的第二梯队作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应接尽接,为整个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对于普通老百姓,难度会大一些,毕竟你不给人家发工资,你也管不着人家,何况还有些横的,钉子户,一般人玩不转。但是,不要低估领导的智慧,干部的智慧,天上飘过5个字,“这都不算事”!

  一键三连是绝招

  一键三连可不是分享、点赞和在看,是宣导、通牒和@#$%&。

  1、宣导

  这几天抗疫名人纷纷亮相,钟南山、闻玉梅、高福、张文宏、吴尊友展开现身说法。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尽管中国疫苗接种的人数是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疫苗接种率仅为4%。当务之急是提高疫苗接种率,中国现在正大力扩大生产。所以预期希望能够在6月底、7月,有40%的人能够接种疫苗。只有接种疫苗,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尽早实现群体免疫,从而向全世界开放。目前中国控制得好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接种疫苗。别等外国免疫,中国反而危险了。

  吴尊友教授表示,从全球来说,疫苗是应对新冠最有效的措施。2020年的疫情防控中,我们是赢家,下一步,我们要像人人戴口罩一样,人人都打疫苗。只有这样,才能筑起一道“防御长城”!现在各国都在抢时间,又在进行一场抢种疫苗的竞赛。

  张文宏教授认为,中国对这次疫情的防控力度特别大,是(对本土病例)零容忍,因为现在没有全员接种到位,所以就必须零容忍,否则就会引发疫情扩散。我们是有能力清零的,但是这种持续地以牺牲社会政治经济正常生活为代价的策略,长远来讲是不可持久的。

  今年之内,如果有机会就可以去打。“我们打开国门的时间预期不取决于别人,而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疫情管控和疫苗接种。”张文宏说:“现阶段年轻人自己把疫苗打好,就是对家庭、对国家的贡献。中国的疫苗运输方便、安全性高,非常有利于全民接种。”张文宏教授认为,明年春天有可能自由出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基础是必须完成足够人群的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日前也表示,希望到2022年年初、甚至今年年底,中国能达到70%-80%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基本实现群体免疫。

  针对有些人认为“等别人都打完了疫苗,我就可以不用打了”的心态,闻玉梅院士表示,这是一种误区。人群形成免疫屏障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但不代表个体不会感染。“他人打疫苗是他人有了保护,你没打疫苗,依然有被感染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表示,以色列一半以上的人口已经接种完毕,再加上百分之十几的感染者,目前已接近群体免疫的水平。

  随着全球高流行区的接种的人群建立免疫屏障,(新冠肺炎)疫情就会往下走,疫情下来之后我们国门就该打开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国内极少有人感染,就是我们14亿人控制在10万(人感染)以内,我们99.9%的人都是没有感染过的。那么我们国家的免疫屏障怎么建立?就要靠疫苗。

  专家表示,疫苗需要80%以上的人接种才能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对于个人来说,接种疫苗是公民的义务。

  我们免疫接种,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个公民的义务。大家都要积极的接种,让我们的免疫屏障尽快建立起来。然后我们保护那些不能接种疫苗的人,让他们也安全。

  如果不能通过高人群的疫苗接种产生免疫屏障,我们现在的优势就会转化为劣势,但是我们现在还有时间和空间。按照我们政府的有序接种计划,我们可以既安全又有效的在国门打开之前,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免疫屏障建立起来。

  不难看出,打不打疫苗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健康问题,而是关系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中国面临什么国际环境,大家都清楚,抗疫赢了一仗,免疫这仗输不起啊。如果别的大国,免疫屏障建立,国门敞开,而我们因接种不足不能敞开的话,经济增速必然受影响,国计民生的损失不是小数目,就业也会受影响。

  如果免疫屏障建立,基本就能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如果不能,社会将长期处于疫情防控的常态下,无疑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眼前有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22年的冬奥会。如果疫苗接种不足,很可能得象日本夏奥会一样,办成一个标本奥运会。

  既然打疫苗有着这么重大的意义,你还好意思不打吗?

  不仅为你自己,说严肃点,也是为国打疫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想起抗*援朝那会儿,人人募捐、人人出力;现在面对新冠这个敌人,全国人民踊跃“打疫苗”才是唯一解决办法!

  2、通牒

  如果你的觉悟还不提升,基层干部给你打电话,敲你家门就是这几天的事了。“兄dei/姐们,你准备啥时候打啊?”“你身体不适,那我过两天再找你吧”,从此,你又多了一个关心你,经常问候你的人。你还好意思不打吗?

  3、?@#$%&*!

  这是后果的意思,啥后果,我也说不好。反正肯定让你不爽,反正干部们都很有智慧。举个简单例子,“健康宝”里加个疫苗二维码,你想出门都得有这个,坐飞机、火车、甚至地铁、公交车都得刷这个码。

  如果你还硬扛,我也不出远门,就在家门口转转,那人家也有招。

  原来不是讲自愿嘛?接下来风向就转了,以后接种疫苗就要讲“义务”了,不是求你打,是你必须履行义务!以前到哪都要健康宝扫码才能进,以后是出示疫苗码才能进;单位评优、晋升你还有戏吗?你放心,还有100个招等着呢。你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呢?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呢?

  所以,于公于私、于国于民,你还是从了吧!

  延伸阅读

  首版新冠疫苗接种指南来啦!5类人不适合接种,6类人需注意这些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针对既往感染者何时能接种新冠疫苗、18岁以下人群及孕期女性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首版接种指南明确这5类人不适合接种

  国家卫健委3月29日发布的首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最新明确,

  5类人群不宜接种疫苗: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这6类特定人群接种需注意什么?

  1、60岁及以上人群

  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4个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该人群的数量有限,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

  但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2、18岁以下人群

  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3、慢性病人群

  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4、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

  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5、免疫功能受损人群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

  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6、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来源:央视新闻


乐高积木 http://www.legaowanju.cc/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中贸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