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中贸网 2021-04-11 450 10

孩子餐桌上的3种表现,家里人都不在意,外人却都很反感

赚钱

  时下有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餐桌礼仪培养并不十分重视,大人们认为,“孩子还小,完全没有必要向他们讲解餐桌礼仪,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懂规矩了!”但是这种把孩子身上本应该有所具备的礼仪全然寄托于“等他们长大了就好了”的教育理念却并不可取。因为虽然家里人对此不在意,但是孩子身上的行为却会影响到他人,而这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人对孩子的教养评价。

  男孩在餐桌上的“搂席”表现,让孩子奶奶津津乐道,却让宝妈无地自容

  周末的时候,亮亮和奶奶一起去参加了一场婚礼,对于亮亮而言,最为吸引人的并不是婚礼的盛况,而是婚礼典礼结束后的喜宴。亮亮的父母因为要上班没有时间出席,于是便嘱咐亮亮奶奶一定要看管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在餐桌上胡闹。亮亮奶奶不以为然的说道,“不管怎么吃,保证孩子吃饱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就这样,亮亮和奶奶一起兴高采烈地去参加了喜宴。等到亮亮父母下班后,奶奶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自己和小孙子吃喜宴时的情形。“我孙子特别聪明,肘子刚一上来,他就一把把肘子攥在了手里,最后那一盘肘子肉都让我们娘俩吃了,别的人几乎没吃上几口!”

  

  “还有红烧肉,平时你们不是不让孩子多吃嘛,我给他挑的可都是瘦肉,肥肉的部分都被他吐回盘子里了!”“按老家的话说,这叫搂席!我们娘俩可真是要把随的份子钱给吃回来了!我孙子狼吞虎咽的架势真的是太给力了!”听到奶奶表扬自己,小孙子得意地扬了扬眉毛,“等下次参加喜宴的时候,我还要这么吃!”

  虽然老人和孩子吃得挺开心的,但是亮亮妈妈却觉得有一些无地自容。亮亮妈心想,“参加喜宴的都是亲朋好友,如果谁知道这么没有吃样的孩子是我的孩子,那我可真的是太丢人了!”

  孩子餐桌上有这三种表现,虽然家人不在意,但是外人却很嫌弃

  用餐时特别护食

  有的孩子在餐桌上表现的特别自我,看到好吃的就赶紧将其收敛到自己的餐盘中,或者是全都放到自己的眼前才肯罢休。这种护食的表现在老人眼中是“有心眼”,但是在外人眼中却有些“一言难尽”。如果孩子在餐桌上表现得特别护食,这不仅会干扰到身边其他人的用餐体验,而且也会让孩子看上去特别的自私,没教养。

  用餐的时候不懂得尊敬长辈

  在中国礼仪中,晚辈和长辈一起用餐的时候更加应该讲究餐桌礼仪。比如说,在开始吃饭的时候应该由长辈先动筷子,然后晚辈才能够开始动筷子。在用餐的时候长幼有序,更加能够体现出孩子身上的品质素养。如果孩子只顾自己胡吃海喝,根本不顾及同桌的长辈,这也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吃饭的样子特别邋遢

  虽然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大多比较随意,但是如果用餐时过于邋遢的话,那么也会影响到其他人。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咀嚼的声音过大,喜欢吧唧嘴等等。虽然这都是一些细节的问题,但是如果孩子做得不够好的话,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嫌弃。

  家长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餐桌礼仪?

  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

  在家庭环境中,任何一种相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父母教育孩子的契机。所以在餐桌上,如果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的话,那么孩子自然更容易掌握餐桌礼仪。有了家长的示范作用,孩子对于餐桌礼仪的认知更加清晰全面,同时也更能够对此轻松掌握。

  

  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很多方面的规矩,尤其是在生活细节上。如果家长们可以尽早地帮助孩子认识到用餐规矩,那么这也会使得孩子更容易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毕竟小时候的习惯养成要比长大后的习惯纠正更加有成效。

  多带孩子了解用餐礼仪方面的知识

  在与家人用餐的时候,餐桌礼仪似乎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在社交场合的话,餐桌礼仪就会派上用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以多引导孩子了解一些相关的礼仪知识,充足的知识储备更加能够教会孩子做出得体的言行表达。

  可以说孩子吃饭时的样子是父母对孩子教养的一种体现。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懂得餐桌礼仪更加能够让孩子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家长们不要觉得教会孩子餐桌礼仪是在小题大做,好的规矩习惯养成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的。

  大家对于孩子餐桌礼仪方面的引导有哪些好的经验分享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中贸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