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中贸网 2021-04-10 450 10

华春莹谈第4部反恐纪录片:看了它,大家更能体会到前些年新疆深受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之害

十二篮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在2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我们了解到,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及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和外交官正在新疆参观访问。发言人能否介绍相关情况?

华春莹介绍,3月30日至4月2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以及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一行30多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观访问,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陪同访问。在这几天的参访过程当中,诺罗夫秘书长一行赴乌鲁木齐、喀什和阿克苏三地参访,参观了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主题展、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柯柯牙绿化工程纪念馆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他们亲眼看到了新疆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民族宗教和谐、经济稳步发展的真实情况。他们还参观了几家大型的企业,走访了当地维吾尔家庭,感受到了新疆在持续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人权的突出成就,都表示愿意推动本国同中国新疆的合作,特别是在反恐去极端化和经贸领域开展合作。

今天中午,代表团参加了“新疆是个好地方”交流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和新疆各行业行业代表同代表团成员进行了交流座谈。交流会上,诺罗夫秘书长和多国使节外交官都畅谈了他们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所感,纷纷表示眼见为实。他们在新疆的亲眼所见证明了新疆根本不存在个别国家指责的所谓侵犯人权、宗教歧视和强迫劳动的情况,宗教灭绝的指责更是无稽之谈。

今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还将会见代表团一行,全面介绍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正如我刚才介绍的,这次代表团在新疆访问期间感受到了新疆现在所享有的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和谐,这些成果实际上真的是来之不易。”华春莹说。

华春莹表示,CGTN发布了第四部新疆反恐纪录片《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完整展现了新疆反恐去极端化斗争的全貌。看了这个片子,大家就能更加深切体会到,前些年新疆深受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之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经过不懈努力,新疆现在已经连续4年多没有发生暴恐案件,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

华春莹指出,这几天我们也一直关注,有个别美西方反华势力的确是心有不甘。他们不择手段、毫无底线编造各种谣言谎言和虚假信息,炮制了诸如“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等种种荒谬,真正目的就是要服务于他们在新疆制造动荡,牵制和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阴谋。他们甚至拿棉花做文章。昨天中国棉花协会也发表了声明,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对新疆纺织服装供应链及其相关产品实施任何限制,支持邀请国外行业协会、品牌商以及第三方机构赴新疆调研。

“这些都说明中国新疆光明磊落。”华春莹表示,我们欢迎国外各界人士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新疆的美丽,人民的幸福,经济的发展。我们也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公道自在人心。

相关新闻

第四部新疆反恐纪录片《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正式发布

面对难以转变的罪犯、来自内部的敌人、包藏祸心的教材、始于境外的渗透,纪录片以前所未有的勇气揭露了新疆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中涌动的暗流。新疆有信心应对从未停歇的挑战,有能力保一方安宁,有责任告天下安澜!

导演手记:《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

在过去的四年中,新疆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暴力恐怖事件。尽管如此,新疆却不断地遭受着西方在舆论上的恶毒攻击。我们一直努力寻找东西方两种话语体系背后的差异,并试图呈现出新疆自治区的真实面貌。

这一部作品是中国新疆反恐纪录片系列中的第四部,也是这种努力的另一次尝试。

“敌暗我明”

在报道反恐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暴恐事件和极端主义的案情总是扑朔迷离,将犯罪元凶一网打尽、彻底侦破这类案件耗费的时间往往特别漫长。而在这过程中,许多案情细节出于安全的考虑并不能马上公之于众。这是必要的工作程序,也是反恐斗争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

此外,想要精准地把握反恐题材纪录片的尺度有时候是相当困难的。恐怖分子策划暴力事件的目的,是要制造轰动效应来引起社会的恐慌;而我们则希望通过揭露暴恐案件和暴恐分子,对全社会产生一种比较震撼的警示作用。这就让我们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们要时刻警惕节目内容不会间接地渲染恐怖主义的氛围,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恐怖主义和暴恐分子残忍与荒谬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所以节目必须在这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但寻找平衡点的位置是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判断能力的。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批评中国媒体“很少承认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误解。这部长达60分钟的影片,就从内部揭示了恐怖主义曾经在新疆屡打不绝的原因。它更是首次曝光了高级官员中潜伏着的“两面人”,以及曾经在整个新疆地区使用长达十三年之久的“问题教材”。

这些曝光的事件,不仅前所未闻,有些甚至匪夷所思。而它们也是为什么新疆的暴力恐怖案件在一段时间内如此猖獗并持续长达三十年之久的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政府认为新疆目前安全稳定的局面只能算是一个初步的胜利。就像和田公安局副局长木拉提说的那样:“我们首先把内部的“两面人”先铲除,不铲除他们,反恐工作永远达不到铲除土壤的目的。”

构建真实

我们没有刻意制造英雄人物,也没有简单回击西方的恶意歪曲。我们没有用耸人听闻的方式去博人眼球,也没有故意追求血腥暴力带来的刺激效果。恰恰相反,我们坚持专业精神,尊重每一个采访对象。我们在寻求一种新的讲述方式:吸引观众,而不是教育他们。

新疆问题的争议之一是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一些西方国家将新疆的暴力恐怖活动美化为“民族独立运动”,甚至称暴恐分子为“英雄”。这种双重标准实际上也是意识形态在新闻实践中的反映。节目采访了十几名煽动恐怖主义或参与暴恐案件的违法青年。我们认为把他们的案件公之于众具有极高的公众利益;一些受访者甚至鼓励我们用他们的故事去警醒世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贸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中贸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