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纵观中国文学史,陕西作家一定是不得不提及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陕西文豪也不在少数,“史圣”司马迁、大书法家柳公权等一干历史名人都来自陕西。时至今日,陈忠实、路遥、贾平凹以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了中国文学版图上独特的景观,三人也成为“陕军”中的“三驾马车”。在陕西作家的笔下,除了对乡土的眷恋,还有一股浓烈的酒香。这种文与酒通、诗酒相连的传统由来已久,从最早的文学著作《诗经》开始,再到惊世巨著《红楼梦》,千百年来的文学作品中,几乎少不了酒的存在。陈忠实曾借着酒劲悲壮放言:“我要创作一本死了以后,可以放在棺材里垫头作枕的书”。这才有了皇皇巨著《白鹿原》的诞生。《白鹿原》是一本描写陕西关中地区的史诗我们发觉白鹿原上的老人过生日要喝酒;娃们结婚要喝酒;朋友相聚要喝酒;铁哥们交心要喝酒,解决问题要喝酒,生老病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酒。而且不管是什么场合下的酒,对于书中人物的塑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酒品见人品。鹿子霖是酒鬼,喜欢喝热闹酒,白嘉轩喜欢喝肃静酒,喝酒有节制的白嘉轩,从来不干出格的事,贪恋酒桌的鹿子霖则在酒后丧失了灵性的自己。酒品迥异的二人,一个因酒坏事,一个则在酒中得到片刻自由。二人对酒不同的态度,也为二人迥异的命运埋下了伏笔。《白鹿原》中对酒的展现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在饮酒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关中人豪迈的性格,以及相关的酒俗及酒文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我们仿佛走进了八百里秦川,在沉甸甸的陕西文化中找寻到了其独特的酒文化。陕西一省,从北到南有着不尽相同的酒文化。在陕西喝酒,不仅要讲究酒礼,还要有酒胆,有酒量。陕北陕北人豪爽、又不拘小节,因为气候寒冷,遂喜欢饮酒御寒,久而久之,都练就了一身好酒量。陕北的信天游一吼,喝起酒来绝不含糊。陕北的酒场上,很讲究酒规。陕北人与人交往看重人品,喝酒也要讲酒品,酒场上也要按酒规办事。关中关中人性格粗犷、彪悍,也许是与性格有关的原因,关中人喜欢喝烈酒,喝酒必要划拳,有如武林高手过招,烈酒再加上关中人独特的高嗓门,如果在关中人的酒席上听到铿锵有力的“呐喊”,千万不要大惊小怪。此外关中饮酒讲究座次,讲究主宾有序。陕南陕南人热情好客,喝起酒来有一种“不要命”的架势。陕南奉行“喝酒不怪菜”,几个生辣椒就可以组个酒局。一般来说,陕南的酒局上不灌醉喝倒几个,这个酒局是不会停止的。开局一句话“没有酒量,就不要端酒杯”,可见饮酒之风颇为剽悍。由此可见陕西各地的酒局各具魅力,却无不透露出一股子朴实的蛮劲与礼教的周到。这就是陕西酒文化的魅力,虽然处处讲规矩,却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陕西的酒是一窑洞一窑洞摆出来的,风不紧不慢地光顾,一丝一丝的酒香之气,淡淡地渗透出来。陕西的酒香与秦岭的走势一样逶迤,由高耸峻秀走向宽广醇厚;与秦岭的水一样粗犷鲁莽,从青黛如涛走向清澈如镜;与秦岭的人一样粗声粗气,一嗓子的底蕴就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磅礴大气。陕西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有经典的文学作品,更有魅力非凡的酒文化。来到陕西,如果不喝酒,不谝闲传,大约也算不上深度游。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