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潮 今日(3月27日),2021中国实体经济论坛在佛山举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发表主旨演讲。刘世锦认为,中国要实现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就要采取低碳和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同时实现高的经济增长率,力争实现减碳和增长双赢。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在碳中和目标的巨大压力之下,仍要保持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挑战十分严峻,而且面临着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刘世锦说道。 他分析道,尽管挑战较大,但中国存在两个优势:一是中国作为后来者,还有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达到历史碳需求峰值,可以直接用绿色产品来替代;二是中国目前需求增长速度比较快,绿色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市场范围大,借助国内的成本优势、需求优势、技术积累,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新。 对此,刘世锦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三个目标:一是高技术含量和高生产率,二是少排放或者零排放,三是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具有低成本的竞争力。 “目前,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发展基本上靠的是政策推动和道德感召,因此绿色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者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公益慈善性,绿色发展缺少一个可持续的机制。”刘世锦说道。 因此,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刘世锦建议建立碳账户:“建立碳账户,实际就是建立每一届政府、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在减碳方面的责任,对排碳和减碳的数量进行核算,为下一步开展市场交易、推动碳中和打下比较好的基础。明确各相关主体减碳责任,能让国家层面的碳中和以及绿色发展的目标通过各相关主体把减碳责任分解落地,推动绿色转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